医养结合考察报告【精选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养结合考察报告【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医养结合考察报告【精选推荐】

 

 医养结合考察报告

  *月*日,区政府**副区长带队赴***福利中心考察了医养结合工作。

 一、***医养结合概况

 ***人民政府于*年*月出台医养结合方案,成立了区长为组长的医养结合领导小组,建立了成员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福利中心医养结合的做法:

 1.养中设医。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如医务室、护理(站)院。

 2.医中有养。在***中医院设置老年康复科。

 3.医养结合。与养老机构签订协议,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巡回医疗点,医师定期到医疗的巡诊。

 4.居家养老。通过签约服务,为老年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含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等。

 存在的困难:

 1.医保支付的界定比较难(医保资金风险大)。

 2.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紧缺。

 3.专业人才匮乏

 4.全科医生偏少,无法提供上门服务。

 二、**区医养结合开展情况

 (一)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区老年人居家或

 者社区养老的实际情况,开展医养护结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岁以上老年人列为重点服务对象,为老年人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每年免费体检一次,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将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老年人纳入重点签约服务对象,与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建立契约关系,及时提供健康管理与基本医疗服务。到**年底,全区电子健康档案建档***万份,建档率达到***%;60 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人,体检率***%;65 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数***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规范签约服务人数***人,重点人群覆盖率为***%。确保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能得到便利、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完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鼓励与合理引导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设置老年康复护理病区(床位);**医院为老年人开通就医“绿色通道”,确保就诊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同时,坚持公办民办并举,积极引进社会资本举办上规模、有特色的老年护理院、康复医院,目前**区已批准设置 1 家民营康复医院。

 (三)推进“医养结合”服务试点。**区今年确定***为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其他***医疗单位积极推进慢性病联合门诊,结合自身的特点,为不一致村(居、社区)固定慢性病联合门诊的诊治时间,由乡村医生(责任医生)负责组织,到卫生院慢性病联合门诊集中诊治,为老年人与慢性病人提供专门的医疗服务。

 (四)支持养老机构“医养结合”。针对养老机构中医疗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局积极支持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进行医养合作,在医疗技术、医疗服务、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帮助,进一步规范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院,做好设置审批与业务指导,切实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

 三、存在的困难

 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迫切需要我们为老年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适宜的医疗服务,老龄长期照护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在我局医养结合的具体实践中,遇到了下列几个要紧困难:

 1.医保结算是难点。当前,医疗与养老机构分离很大程度上源于医疗机构可实行医保,而养老机构则不能,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常住户”,老人‘押床’现象频发,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短缺,使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住不进来。“医养结合”模式推行后,养老院首要解决的是将养老院附属的医务室纳入医保,由此将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现行医保基金账户无力支付大额康复护理费用;二是“套保”现象将频发。有些不需要住院的老年人可能会借“医养结合”长期住院,占用社会医疗资源,损害其他参保人的权益,因此在管理上如何区分好养老与住院的界限,还需进一步研究。与此同时,医院举办养老院的形

 式,也将会遇到诸多法律障碍。此外,康复服务未列入镇街医保报销范围。***区部分镇街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了康复服务,但社保局只规定区级医院提供的康复服务能够进医保,但镇街医疗机构未被列入医保定点机构。

 2.老年医疗护理专业人才短缺。当前我国的护理人力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从医疗机构来看,我区医护比例与国际标准水平比较相差甚远。国际上,医护平均比例为 1:

 2.7,而我区医护比例仅为 1。0.89。到 2016 年底,***区 65岁及以上人口为 97898 人,按照国际标准(约 65 岁以上老人的10%),***区需要近 9790 名养老护理员,而***区专业的护理员人数远远不足,这与***区 6800 名失能老人的潜在需求相距甚远。与此同时,由于服务队伍的整体素养偏低,其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将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缺乏高素养、专业化的护理员队伍将成为制约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同进展的共同问题。

 3.有关的收费项目仍然偏低。***医院作为全市医养结合的试点之一,与辖区内**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签约合作,通过定期派医生上门进行医疗巡查的方式开展服务,但由于缺乏配套政策,单靠行政手段推动,难以持续,无法取得实效。**发改委等 3 部门核定了社区卫生服务价格,对家庭病床巡诊费、出诊费等进行了明确,普通巡诊费为**元/人次。尽管如此,因农村地

 域较广,人员居住不够集中,交通不便,要开展此项服务,仍存在很多困难,出诊医生需要自己解决交通问题,加上交通安全、时间成本等因素,仍难以开展。

 四、有关建议与计策

 1.结合实际出台有关政策。加强政府主导,尽快建立发改、民政、卫计、财政、人社、残联等部门互认的“医养结合”统筹协调机制,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加强信息沟通,完善***区医养结合体系。全面落实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制度,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养老机构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联网结算,打通养老、医疗与社保的政策通道。

 2.根据现有资源开展养老服务。一是鼓励现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适当增加老年或者康复病房。现有的医院、卫生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结合实际,开发康复病区,适当增加康复床位,结合中医康复治疗,为失能老人提供住院治疗。也能够结合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把老年人、慢性病人等作为重点签约服务对象,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开设家庭病床),逐步实现医养结合。二是在现有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三是合理科学设置养老机构。在今后养老院的建设与设置布局时,尽可能与医疗机构相邻。

 3.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医疗机构。***区已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意见》,鼓励与引导社会资本优先开设老年病

 医院、专科医院、护理医院、康复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由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机构,并同时配套设置相应的医疗机构,这是最理想的医养结合模式,也应成为今后医养结合的重点进展方向。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设与规划时尽可能做到相邻,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方便诊治,大大降低成本,同时能够大幅提高效率,为医养结合奠定基础,从空间上突破医养结合的屏障,确保医养结合的可持续性。

 第二篇:医养结合 XX 市海州护理院开启养老服务新模式

 “医养结合”,这是 XX 市海州护理院开启的养老服务新模式。他们利用医院与养老的结合破解了“养老院里不能就医,医院里不能养老”的时代难题。据熟悉,XX 市海州护理院是一家集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公办养老机构,隶属于 XX 市眼科医院,是 XX 市首家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试点医院。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通常都不一致程度地患有各类疾病,特别是中风、瘫痪与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很容易出现并发症。而家庭护理则因达不到专业的护理水平而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别关于卧床不起的老人,假如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家人手足无措,等送入医院,往往延误第一抢救时间。

 目前,通常养老院都不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往往老人患病要由家属送往医院治疗、照料。而医护型老年护理院则充分表达

 医疗特色,每天早上护士为老人量体温、测血压,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护理。比如发现老人血糖高了,就会立即为老人调整饮食,专门制定菜谱等。让家属有一种放心感,让老人有一种安全感。老年护理院要紧针对身患疾病而又缺人照顾的老年人而设。它不一致于通常的社会养老机构,又与普通医院有所区别.它既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还可随时提供医疗救助与临终关怀。

 XX 市海州护理院估计在 2015 年 10 月投入使用。护理院共设床位 500 张,配备活动室、声像室、接待室、医务室、洗衣间、食堂、室内卫浴等设施,能够满足不一致老人的居住需求。一些慢性疾病与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住在老年护理院不但能享受专业员工提供的日常生活与医疗服务,而且费用也不高。万一有紧急情况医院也能及时抢救。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第三篇:医养结合“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研究

 2.“医养结合”的理念 2.1 定义

 “医养结合”是一种更为充实的新型养老模式,即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养老与医疗相结合,其特点在于融合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两部分的资源,不仅为老人提供传统的生活、心理及文化方面的服务,还增加了医疗保健康复服务,配备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为老年人提供医疗诊治、护理保健、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

 服务项目,消除了患病老人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使得患病老人在养老机构也能得到及时治疗。

 2.2 服务对象及内容

 “医养结合”模式的要紧服务对象为养老机构内的患病老人,包含一些慢性疾病、大病恢复期、易复发疾病、绝症期老人。特色服务内容要紧包含日常门诊、康复指导、突发疾病的抢救、临终关怀等。当然,针对机构内的所有老人,还能够组织定期体检,预防疾病发生。

 2.3 必要性与可行性

 首先,养老机构配备专业医护人员照顾老人起居,提供诊疗服务,使患病老人无需长期占用医院床位,节约资源,同时仍然满足了老年患者对疾病治疗及护理的需求。其次,国家卫生部调查报告指出,我国 60 岁以上老人,慢性疾病发生率占 53.9%,且人均患有 2~3 种疾病[4]。这些慢性疾病病程长,需要持续的医疗护理服务来支持,势必对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带巨大挑战,对现有的机构养老模式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再次,卫生体制不断深化改革,二级下列中小型医院难以为继,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人员超额、薪资不高、医疗设备闲置、病床利用率较低等现象。假如能够将这些中小型医疗机构的资源整合一部分进入养老机构,不仅能解决中小型医院目前的困镜及资源浪费问题,还能解决养老机构对医护人员与病床的需求,提

 升养老机构的医护服务质量。因此,整合并统筹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资源配置,既降低了养老机构的优化成本,又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率,还能极大改善患病老人的健康状况,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必要且可行。

 3.“医养结合”模式的分类

 3.1 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联盟

 这种方式要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签订合作协议,由医院安排医师及护理人员定期到养老机构为患病老人进行诊治及护理,并建立治疗档案,避免老人往返奔波。当养老机构中有老人突发疾病时能够第一时间联系到合作医院,由医院及时派遣医护团队进行抢救。如河南郑州第九医院与市内 31 家养老机构联盟,为养老机构定期随诊、义诊,并根据患者不一致需求提供相应医疗服务[5]。

 3.2 医疗机构转型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这种方式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对一些中小型医院的资源进行整合,对医疗机构的内部结构及功能进行调整,转型为老年疗养院、老年康复院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同时完善所需的设施及配置,对医护人员进行职能培训,明确其今后需为老年患者提供长期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的工作及要求。如 XX 省化工医院转型为老年护理医院,使老年人能够有病医病、无病疗养[5]。

 3.3养老机构中增设医疗机构这种方式能够在“公建民营”的形势下产生[6],即由政府出资建造,再借助民间专业机构运营,由其引入专业的医疗机构,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与高效的服务;也能够将中小型医院的一部分资源整合进入养老机构,为老年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4.“医养结合”模式在机构养老中的健全计策

 当前,不管是医疗机构的改制还是养老院服务项目的优化都存在很多难题,一方面资金不足,而且养老机构转型为“医养结合”,其医疗机构身份无法获得,也无法纳入医保定点单位。另一方面缺乏老年医疗护理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庞大的患病老年群体的需要。因此,如何健全“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至关重要。

 4.1 政府转变观念,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需充分认识到“医养结合”模式存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并督导施行。有关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对进行“医养结合”优化的养老机构实施卫生准入、医保定点、资金扶持等政策,保障其医疗资质的获得,解决医保问题,减轻入住老人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关于医养机构的合作联盟,政府应监督其操作流程,保障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信息沟通,使其规范化进行,达到预期目的。关于医疗机构的改制,政府应做好统筹工作与资金扶持,保障其设施配置的完善及人员

 素养的培养。

 4.2 培养老年医护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老年医疗服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特殊服务项目,因此对专业护理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目前,全国取得养老护理资质的专业人才只是两万人,这与庞大的患病老年群体比例悬殊,远无法满足老...

推荐访问:标签 考察报告 biaot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