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反思与人力资本优先开发战略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西部大开发的反思,结合国家新出台的《中长期人才规划》,指出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东西部之间的根本差距是人力资本的差距,建议实施人力资本优先开发战略,特别提出在西部率先推行12年义务教育。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人力资本;优先开发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4-0009-04



引 言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一项重要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 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朱镕基总理任组长,温家宝副总理任副组长。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开始运作。

截至2010年,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多个重点工程已经开始运作或是已经竣工,如: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即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2010年5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指出今后1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说明国家已经清醒地看到,西部地区的稳定、发展、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事关各族人民福祉。

目前西部大开发将进入第二阶段,要深入西部大开发,不能只对前期的开发成果总结,更应该深刻反思。以下是结合2010年6月6日国家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进行的反思和探讨。

一、西部大开发的反思

(一)西部与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没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

GDP差距进一步扩大。据统计,在西部大开发的前十年,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GDP差距是3万亿;而西部大开发的后十年, GDP差距扩大到了13万亿。

人均收入出现了两极分化。由于西部地区缺乏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且工资和收入水平低,导致大量中壮年劳动力和人才不断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民工潮”、“孔雀东南飞”现象。不仅加剧了每年春运等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而且使西部人力资本大量流失,对西部经济发展是釜底抽薪,东西部经济差距表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富者更富,贫者更贫,产生了鲜明的社会仇富心理,深刻影响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民族复兴。

(二)没有人力资本开发相匹配的物质资本的开发不具有持续性

纵览诸多开发政策措施,主要是对物质资本的开发,如基本建设、固定资产等的投资,形成的是物质资本。事实证明,仅依靠开发当地的自然资源,只注重物质资本的开发,没有人力资本开发的匹配,无法富裕百姓,经济、社会发展不具持续性。

国际经验证明,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日益突出,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得以施展,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市场得以拓展。美国“二战”后农业生产的增长,教育与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占80%;美国“新经济”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科技移民”,这使美国在全世界占有最丰富的人力资本优势。发达国家依靠人力资本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成功案例,已在全世界掀起了人才争夺战,人力资本开发的优劣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二、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人与物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唯有人是最活跃、最积极、最具创造力的,是所有生产活动的主导,因此,人力资本在经济中应该起主导作用。

古典西方经济学中的劳动力是指一种不包含知识和技能的自然形态的原始劳动力,把劳动力看做是同质的是因为:(1)在西方古典经济学建立之时,劳动力的素质较低,知识和技能对人的劳动能力还没有决定性的影响。(2)人们把劳动力看做是与资本无关的先天能力,同时把劳动力看做是同质的也可以简化经济理论结构,为经济分析带来方便。(3)受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认为把人当作资本、作为可以投资而增加的财富,是对人格的贬低,对人自由的侵犯。但是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宏观经济学的兴起和经济发展理论的逐步成熟,使人们对总投资、总收入、总储蓄和总消费之类的总量关系的研究日益加深,才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即对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相同的实物资本总投入量带来的收益增长差别很大,进一步研究揭示出:引起此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的质量存量不同。于是,掀起了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高潮。

人力资本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两位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他们对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含义概括为:(1)人力资本体现在人的身上,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资历、经验和熟练程度。即人的能力和素质;(2)人的素质、能力是通过投资而获得的。因此,人力资本是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这种投资从货币形态上看,它是为提高人的素质的各项开支,包括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支出,各种保健支出,劳动力的迁移支出等直接成本,以及各种机会成本。(3)既然人的能力是一种资本,无论个人还是社会对其的投资必然会得到收益。

(一)人力资本的特性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注定要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必将成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由人力资本的特性所决定的。

1.创新性。人力资本的创新性源于人的能动性和人力资本特殊的使用价值。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的最大特征在于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总产值的构成包括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加上劳动者的工资(V)和剩余价值(M),用公式表示,社会总产值:C+V+M,其中C是生产资料的价值,就是物质资本的价值,C本质上是价值的转移,其本身的价值并没有变化,只有经过人力资本的参与,才能实现其价值增值的。那么,M就是人力资本创造出来的。因此,真正使得产品增值的是人力资本而非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创造了价值,是创新、创造之源。

2.收益递增性。人力资本是一种边际收益递增的生产力形态的资本,这已被各位经济学家反复论证过了。首先,物质资本随着不断使用而消耗,如固定资本的自然磨损;而人力资本只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如一个学徒工经过不断实践会成长为一名熟练工,甚至工程师;其次,文化和技能等软实力会代级传递。所以,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而人力资本的收益递增性为解决“经济增长极限”问题提供了最好的思路。

3.社会性。人力资本的社会性具体表现在收益目标的多样性和外部效应的社会性等方面。物质资本的所有者投资目标十分明确,并相对单一,即追求经济收益最大化,而人力资本的投资目的是多元的。作为社会人,除了追求经济利益之外,还追求包括社会地位、声誉、精神享受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等多重目标。如父母的投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子女将来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收益,还在于自身获取心理收益,如朋友、邻居的夸赞羡慕等;个人的投资,不仅是为了增加收入,还为了自我的发展实现等。但不论怎样的目的,人力资本投资最终会起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的效果。人力资本发挥效能的结果不仅会带来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产生许多社会性的外部效应,如人的素质的提高会增进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保护并改善自然环境等。因此,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不仅在于货币收益,还包括社会收益。

因此,人力资本的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本的开发有利于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力资本可弥补其他资源的不足、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

丰富的人力资本能在全球范围吸收和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以弥补本国或本地区经济资源的不足,从而为更有效、更大规模地推动经济增长创造条件。

首先,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已不是最重要的。1979年舒尔茨就研究发现,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和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不是物质资本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据他统计,美国1929—1957年间,物质资本投资增加了4.5倍,利润只增加了3.5倍,而人力资本投资只增加了3.5倍,利润却增加了17.5倍。因此,他认为“贫穷国家的关键不是极端缺乏物质资本”,而是缺乏与物质资本相匹配的人力资本,从而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日本、西欧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战争中物质资本损失都很惨重,战后又都大量吸收外国资本以求经济发展,结果却大相径庭。主要原因在于人力资本存在巨大差异。日本和西欧虽然在战争中物质资本损失惨重,但他们具有较高文化教育水平和生产技能的人民并没被消灭,且战后国家特别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重视教育、培训投入。因此,资本吸收能力较高,一旦有大量物质资本可供使用,经济很快就高速发展起来。尤其是日本,虽然资源十分贫乏,由于战后非常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本对廉价的资源进行加工,发展“两头在外”的加工工业,创造出了经济发展的奇迹。譬如,日本向某发展中国家出口一种电子产品,售价相当于同体积的黄金价格,其原材料十分廉价,且恰是日本购自该国家的。之所以在日本转一圈就增值了的原因就在于其中凝结了日本的人力资本价值,说明丰富的人力资本可以高效率利用外国资本和物质资源,弥补本国资源不足,成倍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所以,既使资源匮乏的国家或地区,只要有丰富的人力资本,就可利用“后发优势”高效消化吸先进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三)人力资本的提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

人力资本的提高可以节省和替代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数量,并使两者有效地结合,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人力资本的开发意味着劳动者素质提高,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使投入到生产中的劳动质量提高,在劳动力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投入劳动的实际劳动供给就会增加,使实际产出相应提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可提高 108%,大学可提高300%。现代化的生产装备要求劳动者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和技术水平,否则,就不可能成为“机器的主人”,再先进的设备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于物质资本

经济学家丹尼森和美国劳工部对1948—1989年间美国经济增长源泉的估算表明,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而人力资本的贡献率达63%;胡鞍钢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增长差异的定量研究发现,物质资本增长因素只能解释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19%。1998年,我国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31.2%,东部地区为16.3%,而同期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GDP增长速度分别为8.7%和10.3%。东部地区的投资收益明显高于西部地区,究其原因,西部由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与实物资本不匹配,大量投资形成的实物资本难以发挥作用。可见,人力资本直接决定着物质资本的有效利用。

(五)人力资本的提高有利于收入分配平等化

大量事实证明,人力资本水平与收入所得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可以降低财产收入、歧视、政策等因素给收入分配带来的不平等,促进收入分配的平等化。

“人力资本的收入平等化功能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人力资本的收益率高;二是人力资本在人群间的分配要比物质资本的分配更平等,因为不像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可通过积累而扩大,并仍高度集中于所有者手中;人力资本在任何规模上的扩大都必须内含有它在人口中更广泛的分配”(Ahluwahia 1990) 。

收入分配的平等化有利于使经济增长的好处惠及全民,避免收入分配恶化以至危及经济持续增长。这方面巴西已有深刻的历史教训,巴西在20世纪60~70年代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年均GNP的增长率达10%以上,但由于政府信奉经济增长会自动引导收入分配均等化,未对收入分配问题予以足够重视,导致在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也恶化了。1960—1970年,80%以上人口组的收入份额从45.65%下降到37.76%,最高20%人口组的收入份额从54.35%上升到62.24%;最高20%人口组与最低20%人口组的收入比从1960年的15.5倍扩大到1972年的33.3倍。经济增长的好处高度集中在20%人口组手中,很经济增长很快陷入了停滞状态。

三、东西部之间的根本差距是人力资本的差距

目前,以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代表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是使用较为普遍的、得到众多跨国研究结果验证的替代指标,不仅计算数据准确易得,且排除了以货币计算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价格因素的影响。

(一)教育投资回报率的上升,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改革开放前由中央计划统筹全部劳动力的供需,教育投资回报与工资水平之间无直接联系。但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之后,教育投资回报率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也更加明显,

香港中文大学张俊森教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投资回报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教育投资回报率从1988年的4%迅速上升到了 2001年的10.2%, 上升的大部分是发生在1992年之后,且结果显著。

浙江大学姚先国教授对1988—2001中国城市居民工资收入分布的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教育回报的增加是解释 1988—1995年和1995—2001 年两个时期内平均实际工资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浙江大学博士生张海峰用30个省市的宏观横截面数据,估计教育不平等给城乡收入差距带来的影响,发现城乡间受教育程度差异显著地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教育的作用越是重要。

(二)教育投资不足,造成西部教育落后

发达国家200多年来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证明,政府教育投入对教育发展水平有决定性作用。

我国从1985年施行财政包干及教育体制改革,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在“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原则下,由县办高中,乡镇办初中,村办小学。国家只负担公办教师的工资及民办教师的部分工资,其他如民办及代课教师的工资、校舍的修建及维修、学校的办公费用等都由地方“包干”。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落后,财政拮据,地方政府无力投资教育。1993年,我国政府就提出到2000年政府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要达到4%,但至今没实现。1996年开始实施的教育法规定:(1)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2)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结果1996年全国财政总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比例成了历年来的最高水平;全国有12个省、自治区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全国性教育投入不足,落后的西部就更不足了。这导致了越是经济落后的地方,办学条件越差,好教师越是流失,教育水平越来越落后。

(三)教育水平落后导致西部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创新能力弱,发展动力不足

有关统计分析表明: 2000年,与东部相比,西部地区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比重为18.6%,高出4.7个百分点;小学入学率低3个百分点,初中入学率低10个百分点,高中升学率低10个百分点,受过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低15个百分点。全国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4.3%,西部仅为41.6%。西部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只占全国21.4%,比东部低25.7%。2000年每万人口的在校大学生数与东部的绝对差距为12.3人。

张俊森教授用双胞胎模型对中国教育投资回报率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能力与教育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胡鞍钢2000《中国国情分析研究报告》中大量数据说明,东西部最大的差距是知识发展的差距。西部人均综合知识发展水平仅相当于东部的35%,获取知识的能力仅相当于东部的14%,吸收知识的能力仅为东部的81%,交流知识的能力仅为东部的31%,西部一些地区的部分人群面临与知识隔离的危险。 

(四)人力资本平均存量越低,人力资本分布越不均匀

重庆理工大学邱冬阳教授用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代表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平均存量,用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即教育基尼系数,测算了我国各地区1998—2008年度的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和人力资本平均存量,数据显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和人力资本平均存量二者高度负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分别为:东部-0.076,中部- 0.090,西部-0. 101。这说明,提高人力资本平均存量可降低人力资本分布的不平等性。即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可降低教育不平等性。

因此,东西部之间的根本差距是人力资本的差距,是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不足造成的。

四、西部人力资本优先开发启动

《人才规划》中明确指出 “人才优先是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因此,西部人力资本优先开发战略正是对国家人才规划的积极响应,就目前从何入手,提出以下建议:

(一)西部率先实施12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各类中等职业教育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储中志对中国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率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初级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中等教育层次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较为显著,高等教育层次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

另外,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成为就业领域的两大矛盾。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投资结构很不合理,大学生失业将极大地挫伤人力资本投资积极性,且对社会稳定的潜在影响更大。因为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发达,组织性强、话语权更多,一旦失业引发不满,将会对社会形成巨大的冲击。如早在上世纪60~70 年代,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但就业岗位缺乏,造成大学生失业严重,引发了许多社会冲突。培养一个大学生,除国家投资,对于普通家庭是不小的开支。对于西部的农民家庭,更是沉重的负担。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未改善其经济地位,反而增加经济困难,将出现“读书无用论”。据报载,西部已有上万考生弃考,这是个危险的信号。这种情绪蔓延,必然影响“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因此,西部人力资本优先开发,首先要从义务教育着手,要率先实施12年义务教育,减轻西部贫困家庭负担,增加低收入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实现教育平等。从而提高西部人口素质,改善百姓生活,缩小东西差距,保障社会稳定。其次,为实现人才结构优先调整,提高就业水平,改善收入分配。在教育层级上,西部要大力发展各类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和学生生活补助制度。

(二)依靠中央对西部财政的转移支付,用法律保证人力资本优先投入

鉴于西部经济发展落后,地方财政收支缺口较大,难以确保教育投入。同时,鉴于多年来我国物质资源的提供集中在西部,而受益者大多是东部,西部无法得到合理补偿,形成 “上游负担,下游受益”、“贫困地区负担,富裕地区受益”的不合理局面。因此,西部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应主要依靠中央的转移支出,并用法律法规保障经费的及时到位和有效使用。 

(三)优先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为了留住和开发西部的人才,同时吸引大学生到西部从事教育事业,不仅 “要营造诚信、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鼓励自主探索,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在人才评价机制设计中要多一些奖励指标,少一些行政考核指标。对在西部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从事从事教育的人才,在工资、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

总之,深入西部大开发,实施优先开发人力资本战略,要从义务教育做起,体现义务教育不仅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国家的义务;体现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使人真正成为开发的主体与受益者,实现西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Schltz ,Investing in PeopleThe Economics of Populating Quali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 Berkeley, 1981.

[2] Sarro,Robert J. and Xavier Sala-I-Martin, “Converge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y,Aproil 1992.2.

[3]于咏梅.国家投入与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J].理论导刊,2006,(09).

[4]胡鞍钢,熊义志.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异分析:特点、成因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0,(03).

[5]钢花,杨素华.人力资本与中国西部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 (12).

[6]储中志.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5,(03).

[7]邱冬阳,汤华然,李雪.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结构的估算:基于教育基尼系数法[J].科学发展,2010,(01):60—64.

[8] 姚先国.“知识性失业”的根源与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9 ,(03):137—140.



[作者简介]李敏(1967—),女,甘肃人,硕士,副教授,浙江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

[收稿日期]2010-06-01

责编:汪金平;校对:正融

推荐访问:大开发 人力资本 反思 优先 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