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化道路的实践探索及经验

工业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发达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肩负起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适合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建党90年、建国60多年来,党对工业化道路的艰辛探索,经历了两个不同时期,实行了两种不同道路模式,既改革开放前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传统工业化道路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实现了由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变,为中国实现工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探索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回顾

(一)改革开放前党探索工业化道路的实践

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中国开始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

1.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始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建国初期工业化建设从重工业入手,优先发展重工业。在1951年2月18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要以重工业为中心。

(1)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一是建国初我国工业相当落后,正如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分析的,就全国范围来说,现代工业只占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90%左右。而工业的落后又突出地反映为重工业的落后。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连印度都不如,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加速重工业的生产和建设。二是新中国建立后,面对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军事上威胁、经济上封锁、国际事务中敌对,确保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必须加速发展包括国防工业在内的重工业生产。三是苏联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对当时的中国有着绝对性影响。“苏联过去所走的道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这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共识。为此党在选择工业化发展道路问题上,更多地模仿了苏联的模式即优先发展重工业。

(2)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指导下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及问题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指引下,在一五期间,集中力量进行以前苏联援助的以重工业为主的156项重点工程,初步建立了电力、生产资料工业、黑色金属工业、机器制造工业、化学与建材工业,建立起具有一定水平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防工程体系,取得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没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令世人瞩目。五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二五”计划时期,国家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了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巩固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2.深入探索,“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传统工业化道路逐步形成

(1)“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道路命题的提出

一五计划后期,党积累了一定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陆续发现苏联的某些经验并不适合中国国情。1955年底毛泽东就提出了“以苏为鉴”。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更加明确。以同年底到次年初毛泽东、刘少奇等开展的调查研究及其最初成果《论十大关系》为起点和标志,开始联系中国一五计划的实践,提出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十个关系,并对苏联经验进行全方位的深刻反思。在国际国内多重背景下,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反思苏联建设模式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要走出一条有别于苏联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新道路的问题。

(2)“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道路的形成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就其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进行了充分论述,开始提出探索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命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天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又把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称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对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作了进一步阐述,提出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明确提出要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1959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又提出了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思想。1961年,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这一思想成为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化建设指导思想,标志着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模式的形成。

3.实行赶超战略,工业化道路探索遭到挫折

在探索适合国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和急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地违背了经济建设的规律,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一系列破坏,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受到迟滞。

(1)“大跃进”和“以钢为纲”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一五”计划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助长了党内的急于求成,冒进思想。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议定经济建设要“大跃进”,以高速度、高指标实现“7年超过英国,15年赶上美国”。为此8月17日,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提出1958年钢产量1080万吨。1958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提出要“以钢为纲”,出现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由于违背经济建设规律,超出当时建设能力,大跃进和大炼钢铁运动给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问题,国民经济各项比例失调,工交内部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丰产不丰收,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人民生活出现了困难。

针对出现的问题中央召开多次会议予以解决和纠正,又在1961—1965年利用五年时间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在工业和农业经济体制等方面进行了若干改革尝试,收到一些效果,经济建设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

(2)“文化大革命”运动严重妨碍了工业化建设

“文化大革命”运动造成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社会动乱,严重妨碍了工业化建设的进行。在“文化大革命”中,工业化建设在两方面受到了干扰:一方面要求生产为“革命”让路,有经验的老干部、科技人员受到排斥,群众组织打“派仗”,走了许多弯路;另一方面在生产上不讲经济规律,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提出“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战备,促进国民经济新的飞跃”,三线建设中将沿海工业搬迁到内地影响了沿海工业基地和轻工业的发展和工业布局,投资效益低下;农轻重、积累与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重工业产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0%,积累率高达34%,人民生活水平持续10年没多少提高。

总之,实行传统工业化道路近30年,中国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建立了一个基本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2—1978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4.3倍,国民收入增长了4.1倍,社会总产值增长了11.1倍,国家财政增长了5.1倍,工业总产值增长13.6倍。成功地发射了“两弹一星”,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化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条道路是完全适合国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相反,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工业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处理好农、轻、重之间的关系问题,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使中国工业化步履蹒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二)改革开放后党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文革”结束后,随着经济建设方面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成为经济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在深刻反思和总结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上来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实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以这次会议为起点,我国开始了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推动着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模式实现了历史性转轨。

1.在调整中发展工业化,以市场化改革带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1978—1991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针对以前长期实施的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产生的严重结构矛盾,我国开始进行工业化战略的重大调整,放弃了单纯发展重化工业的思路,转而采取改善人民生活第一、工业全面发展、对外开放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工业化战略。逐步摆脱单一计划经济的观念,主张在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立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战略,提出建立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模式来实现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1979—1984年围绕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重点是在农村逐步推行多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在城市中开始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81—1985年“六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1%。尤其是农业生产焕发出巨大生机和活力,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促成了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中形成“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

此后,中国沿着社会主义商品化改革的方向,开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和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同时推进,多种经济成分迅速发展,以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的工业化发展思路逐步清晰起来,工业化的总体进程也由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期过渡。

1987年十三大党对工业化与市场经济关系认识实现了理论突破,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商品化的结合已基本形成。

2.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中推进工业化进程,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1992—)

继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人们对计划和市场的模糊认识得以澄清,转变发展战略,优化升级工业结构,建立和完善所有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和推动了全国和绝大部分地区工业化快速发展,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全面突破,工业化的总体进程由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期过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呈加速度态势,信息化“将形成推动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进入21世纪,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多重挑战,党中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思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和2001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正式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标志着党对中国工业化道路认识的新飞跃。党的十六大在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经验教训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信息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进步背景下,加快实现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走经济建设新路子的根本指导方针。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就是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探索出来的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

二、中国共产党探索工业化道路的经验

(一)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必须符合中国基本国情

世界工业化道路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靠血腥掠夺来进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另一条是以苏联东欧为代表的高积累、低消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中国民主革命的目的以及胜利后所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都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道路。而当时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是我们选择的发展目标,但同时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走自己的路,选择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的重要性,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工业化发展理论、制定符合国情的方针政策以及实现路径。

建国后,工业化发展方针和发展道路从“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向“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就是从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大国,人口多,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工业的发展有赖于农业的支持这个中国的实际出发确定的。毛泽东多次强调我国的经济建设“不能把农民挖得很苦”、“鉴于苏联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我们必须更多地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工业化发展必须兼顾农业的发展,以农业为基础,工农业同时并举。因为如果不发展农业,只是片面发展工业,中国广大地区的落后状况必然影响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工业的发展也得不到积极的市场、原料的供给和资金的积累。在这一方针指引下,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既充分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使农村、农业、农民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又使工业的发展得到农业巨大支持,为工业提供积累,换来了国家工业化的起步和高速发展。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出色地完成了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基本任务,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正是在“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指导”的符合本国实际,适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化发展思想和指导方针的指引下,到改革开放前,“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时期培养和积累起来的”7,形成了我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后30年,工业化快速发展,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国转为工业大国,但农村人口比例仍然很大,人均资源少,这是我们的目前的国情。如果再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推进工业化,不仅资源难以支撑,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而且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时代的发展和国情实际要求开辟一条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尽可能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思想,提出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起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视科技进步的作用,着力提高经济效益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既符合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特点,又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中国实际国情的发展道路。坚持走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必将推进中国从一个工业大国发展为工业强国。

(二)工业化必须遵循产业演进的逻辑进程

产业演进的一般逻辑进程,是从低级到高级,即从农业到轻工业,再到重工业,由重化工占优势,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的演进规律。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实践也证明,一个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必须遵循这个工业化演进过程,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遵循了这个规律工业化进程,就会加快发展,违背这个规律工业化进程就会遭到阻碍。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模式,政府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推行工业化进程。由于实行以工业化战略主导发展模式,我国工业结构转换与先行工业化国家经历的道路不同。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是由轻工业到重工业再到重化工业,再进入后工业化社会。而我国是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作为工业化的起步阶段,从而在建国初期薄弱的国民经济底子上,奠定了工业化基础。但是片面重工业化导致工业发展过程中难以克服的结构矛盾和低效率,促使我国改革开放后转变工业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制定工业化发展战略,遵循产业演进规律,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农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渐趋科学合理,扭转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第一产业产值比从1978年的27.9%下降到2005年的12.6%,第三产业产值比从1978年的24.2%上升到39.9%,而且扭转了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工业优先战略”而造成的工业结构失衡。从工业结构升级的角度看,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经历了加工工业高度化的过程,加工高度化趋势日益明显。工业重心从资源、原材料向提供生产手段的制造业后移,同时加工层次不断延伸,使加工工业在我国工业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工业结构升级还表现在经历了从一般产业向汽车、信息产业等主导产业的转变。在主导产业轮换过程中,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推动着我国工业结构向技术集约化阶段转变。这种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是遵循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结合自己国情的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工业化战略的必然结果,大大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三)工业化必须注重技术创新,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技术进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技术进步就不可能有几次产业革命的发生。但是,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积累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技术进步能否产生现实的经济绩效,关键在于有相应素质的劳动力使之“具体化”于生产活动,而人力资本积累的增加、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又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不断向前发展。在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各国都对改善人力资本状况做出了巨大努力,人口素质特别是人均受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由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的迅速增加,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1870年~1913年的43年间,英国劳动生产率提高了68.6%,美国提高了126.5%,德国提高了121.5%,法国提高了109.6%,日本提高了123.9%。、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将人口众多的压力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动力。我国人口素质较低,农村人口素质低下的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工业化发展进程和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是加快工业化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四)工业化必须坚持区域工业化发展道路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文化习惯等差异性较大,工业化发展不平衡。发挥地方特殊性,创造性,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区域工业化模式,这是改革开放后工业化的一大特色,是实现我国快速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在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进程中,注意到了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而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是从合理布局角度,实施了重点发展内地的区域工业均衡发展模式,在基本建设投资上,适当调整沿海与内地的比例关系,向内地倾斜。实践证明,向内地倾斜的发展思路,不仅人为地抑制沿海地区工业基础优势的发挥,反过来又影响了对内地工业的支持,使中国工业化并没有取得应有的发展,效果并不理想。

以改革开放为起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从邓小平“两个大局”构想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区域协调发展思想,再到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逐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区域工业化道路。我国相继产生了一些具有鲜明地区特点和时代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非常典型的有三种:一是“珠江三角洲模式”,二是“苏南模式”,三是“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是外资驱动为主的工业化模式,苏南模式是乡镇集体所有资本驱动为主的工业化模式,温州模式则是民营资本驱动为主的工业化模式。这些区域工业化模式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突破了传统的平衡发展和不平衡发展的思维,深化了中国社会主义区域工业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初步开创了中国区域工业化协调推进的新局面,并由此影响和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工业化 道路 探索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