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摘要】文章通过文化讲述挖掘了青岛建筑沧桑的过去,并且分析了建筑背后的文化底蕴和当时主流思潮体现及其影响。不仅看到建筑背后的各个政府对青岛的政治经济定位,更着眼于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和中国主要建筑思潮的影响。

【关键词】青岛建筑风格;城市定位;多元文化;殖民统治

青岛是一个新兴的近代城市,以其独特的风格迅速崛起于中国东部沿海,与上海和天津等城市“拼盘式”的发展布局相比,青岛则是另一类型的口岸城市,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第一,青岛建立的地点上,过去并无中国城市,可以说从一开始即在无旧城市格局的基础上按照现代城市规划建造的城市,并且内生为青岛城市发展的一个传统,延续至今;第二,近代青岛尽管有过经历过德日的殖民统治和国民政府的两次占领,但是在某一时期几乎一直在单一强权的控制之下,城市扩张呈现相对有序的格局。这两个特点是近代青岛城市格局和建筑风貌得以保持的重要条件,也是近代青岛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而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透过这些表面的已经凝固的遗留记忆来透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青岛的城市建设所反映出的文化上的碰撞。

注意到青岛近代的独特性的中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观察角度和透视对象。本文也或多或少参考了一些他们的视角和方法。如青岛的本土学者任银睦的观点和本文有相通之处,他也深入考察了青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他的主要侧重点在于探讨城市建设、公用事业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而本文更希望从文化的角度上来看待。之所以选择文化视角,是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不仅是战争频繁,资本输出的时代,更是一个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以及外来多种文化之间互相冲突和交融的时代。

一、城市定位

要了解青岛在不同的政府统治时期城市建设的异同性,首先要明确各个政府对青岛的城市定位,即青岛的城市性质。

近现代青岛的城市定位

二、建筑风格

每个政府的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施工基本都是依照最初所拟定的计划,遵循着这些定位来进行的。

首先是德国占领时期。早期的公共建筑大都集中在青岛区,如俾斯麦兵营、胶澳总督府等。公共建筑大多数都由德国建筑师设计,其建筑风格主要受当时西方流行的建筑风格影响,建筑形态各异,绝少雷同。德占时期的庭院式住宅构成青岛区居住建筑的主体,建筑的设计大部分出自德国建筑师之手,建筑体量不大,体型自由活泼,以德意志传统形式为主调,并拥有较大的院落以作绿化之用。如总督官邸,Gelpcke别墅等。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公共建筑量不大,有青岛病院门诊楼,普济医院,青岛邮便局等。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公共建筑只有少数用于军事目的的,如日本海军司令部、日本驻军俱乐部;另外,还有少数文教建筑等,这一时期的公共建筑多出自日本建筑师之手,钢筋混凝土已成为主要的结构形势。

北洋政府统治和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青岛建筑呈现出进一步发展的势头,其公共建筑主要集中在中山路,馆陶路一带,如中山路银行建筑群、影剧院和国货公司等建筑。同时,多样的宗教建筑也相继出现,如位于浙江路的圣弥厄尔教堂、世界红十字会中国总会青岛分会建筑体和佛家寺院湛山寺等。这时期的公共建筑多由从西洋留学归来的中国建筑师设计,也有侨居青岛的德、日、俄等建筑师所设计,出现了多种建筑风格相互融合,中西合璧或中国传统建筑复兴的建筑,如鲁迅公园木牌坊,栈桥回澜阁等。这时的居住建筑类型有别墅、小住宅、公寓、棚户等。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居住建筑主要有公寓住宅和小住宅,以砖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木架居多,也有平顶、砖、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国民政府市政当局还在四方,沧口,台西等地陆续建起一些为中下层居民集中居住住宅。

这一时期的青岛建筑按国家差异可分为三种:一是华洋折中式,二是德国式,三是和洋折中式。且各种型式的房屋大多集中在同一区域,不同型式房屋的布局是殖民式是殖民式统治的结果,尤其是德占时期的“华洋分居”,不仅影响到青岛日后建筑业的发展,而且对青岛社会、市民心理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留下了根深蒂固的隔离观念。

三、文化因素

这一系列措施是受到当时世界主流建筑文化思潮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现代主义与新古典主义、解构主义及反构成主义强烈撞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日本这时除了不断推行法西斯主义向外扩张之外,也在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理念。

而中国当时正值新文化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反传统意识、兼容并备西方先进理念成立了主流话语。因此,对于德日两国的这些建筑理念,中国人当时基本是接受的,并没有因为是殖民统治而一味反对,只不过在具体实施和后来国民政府和北洋政府的改造中,融入了中国的本土特色。

国民政府竭力推崇的“中国固有式”建筑以及集仿西方历史上各种形式的西洋建筑,它以形式自由、造型简洁、注重功能、经济合理,少量装饰的特点而成为时代的新风格。

二三十年代的青岛由于远离战火,外国资本大量涌入,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得到了发展,城市建设形成繁荣的局面,建筑设计在西洋古典主义、折衷主义以及中国传统建筑复兴思想并存的情形下,“西方现代建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波及青岛,出现一些现代主义建筑的模仿和探索”,“如罗邦杰设计,建于1934年的大陆银行;陆谦受、吴景奇设计,建于1934年的中国银行。”这类建筑设计多出自留洋归来的上海建筑师之子"。此外,还有世少数值得注意的建筑,如东海饭店,由上海新瑞和洋行(英)设计,建于1936年,6层钢筋混凝上结构,建筑造型筒净,是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的重要代表作品。

四、结语

总体说来,青岛近代建筑大体是:德国侵占时期的德意志民族式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建筑,反映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建筑的复古思潮和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有仿德、仿英式,仿欧洲古典式,并开始出现和洋折中式建筑。二三十年代的青岛建筑开始出现清新简洁的现代建筑式样,从而形成各区位的不同景观标志,丰富城市轮廓线明显继承了现代主义的理念。

青岛的城市建筑是同文化发展同步进行的,这里的文化其实依赖于本国文化的成分很少,而主要凭借的是西方殖民下的文化,收到西方主流思潮的影响。不同时期的主流思潮既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又是城市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反映。就青岛城市建筑艺术而论,充分说明了建筑与人在文化意义上的同构性。可以认为,高度异质的中外移民,五方杂处的人文“杂交”,造成了青岛城市建筑文化符号在多元组合基础上的杂交创新,从而形成了在“西体中用”、“中体西用”基础上的中外合壁的新的城市建筑艺术。

本文研究的目的还在于透过这些表面建筑来深层次地讲述主流文化的权威性以及影响力。在近代的青岛,何为主流文化?可以清楚地从当时的建筑看出,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当时统治政府的权力话语。能够被其首肯的就能成为主流。而且当时中国人思想上也大都是接受这些的,并且一定程度上认为是进步的思想。而中国本土文化,就像中国一般民居一样,依旧有着部分人主要是中下层人民坚持着。本土文明和外来文明的分歧往往是由外来文明提出,并且明确划分界限。表现在建筑上,就是当时的“华洋分居”,就像上海的租界那样,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尊严和主权。因此本文在研究建筑这一多元文化的历史记忆时,更关注着人文观念,毕竟虽然青岛的建筑有着其典型意义,但它所代表的多元文化实质是一种屈辱倾斜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青岛市史志办公室.城市规划建筑志[M].新华出版社,1999.

[2]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津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编.城市史研究第21辑[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3]陆安.青岛近现代史[M].青岛出版社,2001.

[4]汪坦.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1995.

[5]吴焕加.20世纪西方建筑史[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6]杨秉德.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1993.

[7]吴焕加.20世纪西方建筑史[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8]彼岸观点——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探险纪实[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尹超(1986- ),女,南京大学历史系2007级硕士。

推荐访问:凝固 融合 冲突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