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3篇(全文完整)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2.生物圈中的生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3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3篇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1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 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非生物因素):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2

做好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是打好基础的前提,学习初中生物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我们的学习成果才会提高,一起来整理知识点吧。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3

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一、我们周围的生物

⒈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⒉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2章探索生命

一、探索生命的器具

⒈放大倍数越大,物象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⒉使用:取出→安放镜头→对光(白亮的视野)→放置→调焦(先用粗准焦螺旋下降,注视物镜与标本间距离;后用粗准焦螺旋上升,注视目镜;最后调细准焦螺旋。)→观察

⒊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滴(植物:清水;人:生理盐水)→取(薄而透明)→浸→展→盖→染(后吸)→看

二、探索生命的方法

⒈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⒉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第2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3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⒈相同点:细胞膜(控制细胞物质进出)、细胞质、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线粒体(呼吸作用场所)

⒉不同点: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

第4章生物体的组成

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⒈生物体通过细胞的不断分裂和体积增大而由小长大。

⒉动物、植物组织

动物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吸收)、肌肉组织(运动)、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植物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基本组织

二、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植物体的细胞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5章绿色植物的一生

一、植物种子的萌发

⒉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种子萌发的外接条件:足够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⒊种子萌发条件实际应用

⑴将大米播到地里,长不出幼苗的原因是胚已被破坏。

⑵浸没在水中的小麦种子不萌发,原因是缺乏空气。

二、植物根的生长

⒉根的生长一方面是由于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是由于伸长区细胞的伸长,增大了细胞体积。

三、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⒈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⒉花生“麻屋子(果皮)”、“红帐子(种皮)”、“白胖子(胚)”。

⒊果实:小麦子粒、玉米子粒、葵花籽;

种子:豆类、西瓜子、杏仁、芝麻。

第6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二、实验探究

⒈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步骤:①暗处理(将叶片内原有淀粉运走或耗尽)

②部分遮光(实验变量:光)

③照光

④取下纸片

⑤酒精脱色(去除叶绿素)

⑥滴加碘液

实验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呈灰白;未遮光部分变蓝

实验原理:淀粉遇碘液变蓝

实验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⒉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要点:用黑色塑料袋装蔬菜是防止新鲜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原理: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⒈植物光合作用影响因素:光照、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增加有机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等。

⒉植物呼吸作用影响因素:温度、氧气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

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的方法: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4

1、科学探求普通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定、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求营养:绝大多数植物经过光协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抚慰做出反响——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抚慰的反响。

5)生物能生长和繁衍。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合适的温度和一定的生活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活的环境要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物因素,另一类是非生物因素

6、生物对环境的顺应和影响:生物适应环境是指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身的变化,从而达到与所生存的环境相协调的目的,而环境影响生物除包括以上事件外还包括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作用。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构成的一致全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常存在着许多条食物链,由这些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结成的复杂营养关系为食物网。

9、罗列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5

初中生物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所以想要学好初中生物做好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很重要。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6

初中生物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所以想要学好初中生物做好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很重要。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7

(一)生命性。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初中《生物》

以有生命的植物、细菌、真菌、病毒、动物和人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它们具有的新陈代谢、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以及应激性等特征。

(二)实验性。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实验性具有如下特点。

(1)实验场所灵活多样。生物学面向广阔的自然界,生物圈的大小、生态系统都可以成为生物实验的对象。生物实验除了充分利用实验室外,生物园地、农田、植物园、家庭等都可以做为实验场地。如课本中增加了学生探究实验的数量和小实验、动动手、实践活动等栏目,使生物学活动的空间进一步扩展。

(2)实验周期一般较长。生物的生命活动一般都要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需要较长的实验周期:如种子发芽率的测定、光合作用的实验、树的节瘤的形成等。

(三)现代性。近年来,生物科学同时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迅速发展,获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一些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课本中增加基因工程的研究、克隆、,转基因动物、食品等的介绍,引导同学们关注环境、关注社羊会无不说明生物学具有很强的现代性。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8

1、 叶的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的有机物,所以落叶时,叶片的正面着地。

2、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有利于(输送氧气)

3、 卵细胞是人体最大的细胞,因为细胞内含有较多提供养料的(卵黄)

4、 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5、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有(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

6、 流感病毒有200多个变种,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而不是分裂。接种一种流感病毒的疫苗,也可能患流感,因为(抗体具有专一性,抗体与在、抗原具有一一对应性)

7、 炎热的夏天绿色植物在一天中光照最强的时间段气孔是关闭的,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水分过快散失,但是同时造成的后果是(光合作用减弱)

8、 肾小管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

9、 在人体的八大系统中,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组织细胞联系在一起的系统是(循环系统)

10、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以及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11、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来的

12、自然界中碳循环的过程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变成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然后通过(捕食关系)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以及死亡后的遗体,通过(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将该物质分解,形成(二氧化碳)重新回到大气中。

13、吸气时,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的总称)处在(收缩)状态

14、酸味,甜味、辣味、刺激性的气味、决定花瓣的颜色的花表素等都是溶解在细胞的(液泡)的细胞中的成分中。

15、幼根的标记方法的结果:变化最明显的是(伸长区),标记线变得最模糊不清的(伸长区),得出的结论(伸长区是生长最快的部位)

16、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降低植物表面的温度、促进根对水的吸收、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运输)

17、果树常用的生殖方法是(嫁接)

18、保护易感者的措施(a接种疫苗b锻炼身体c远离传染源)

19、观察动物细胞时,载玻片的中央滴的是(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若滴加清水,则会出现(吸水胀破)。观察植物细胞时,滴加的是(清水)细胞会保持饱满的形态,这与(细胞壁)有关。

20、萝卜空心的原因是(细胞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了)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9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10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

3.水和无机盐:水可以运输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

4.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

5.消化系统:消化道: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内壁的小腺体,如肠腺。

6.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7.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8.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9.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10.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页,右肺有三叶。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

11.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12.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13.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14.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

15.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16.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17.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18.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19,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

19.肾: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20.膀胱:暂时储存原尿。

21.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22.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是由脑、骨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3.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

24.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25.人体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可分轴突和树突。

26.大脑:人的大脑最发达。大脑半球的表层叫做大脑皮层,由灰质构成。

27.脑小脑:小脑的作用在于调节全身肌肉的活动,用以维持的身体的平衡。

28.脑干:有生命中枢之称。

2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弧是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在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所经过的传导途径。

30.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近视戴凹透镜;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远视戴凸透镜。

31.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不足呆小症。

32.激素的调节作用:胰岛素:我国在1965年用人工方法合成,世界第一次。

33.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过多巨人症。

34.人体的血液循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组成。

35.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双循环体循环中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36.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正常人的脉搏与心率基本一致。约为75次/分,正常变动范围每分钟60~100次。

37.血管和心脏: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泵。

38.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管壁厚、弹性大。

39.血管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手臂的青筋是静脉。

40.毛细血管: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能促使心肌发达,增强心脏功能。饮酒对心脏和血管有害。

41.血浆: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42.红细胞:数量最多,无细胞核,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43.血液血细胞白细胞:数量少,有细胞核,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44.血小板:量最少,无核,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人类的血型包括A型、B型、O型、AB型四种,在输血时一般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同,输血后红细胞会凝结,阻碍血液循环。

45.在紧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只有糖类、蛋白质、脂肪能为人类进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含糖较多的是谷类、豆类;含蛋白质较多的是瘦肉、鱼、蛋等;含脂肪多的是猪肉、蛋黄等;齿龈经常出血的缺维生素C。佝偻病缺钙,贫血症缺铁。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11

一、细菌、真菌和病毒

1、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集中的DNA区域,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叶绿体。

2、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3、真菌(酵母菌、青霉、曲霉、蘑菇等)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真正的细胞核,无叶绿体

4、真菌的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5、细菌、真菌的作用:酵母菌制面包馒头、酿酒;乳酸菌制酸奶、泡酸菜;醋酸菌制醋;霉菌制豆腐乳、酱等

6、病毒的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7、病毒的结构: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8、病毒的生活:寄生在活细胞中,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制造新病毒

二、生物的分类

1、被子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是其分类的主要依据,动物主要通过其形态特征分类

2、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3、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4、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

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三、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有性生殖:经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马铃薯、蒜等

3、无性生殖的运用:(1)扦插(2)嫁接

4、昆虫、青蛙发育的类型:变态发育。它可分为:

(1)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如:蝇、家蚕

(2)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3个时期。如:蝗虫、螳螂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12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富集)课本p26;课本p27页1题;注意DDT的例子p31 ; p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P37-39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2-44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图P45)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动物细胞的结构 (动物细胞图P48)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注意课本52页图叫什么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p57页最后一段;p57页1题)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P63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分化的概念; P65题3

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草履虫见课本p70页图,71页2题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 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种子植物

▲种子的结构 p85图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乳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例如:银杏、苏铁、水松等)和被子植物。

▲课本84页表,课本88页2题

▲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p90-92的实验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p 94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植株的生长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p66图

▲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从而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生长从而细胞体积的增大。

▲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植株生长需要的无机盐主要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花的结构(p102图)

▲传粉和受精(课本103-104)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珠被——种皮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

▲课本105页1题

▲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根的结构

树皮(从外到里):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运输途径 p111图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叶片的结构 p113-114的实验; p115图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气孔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植物移栽时去掉些叶片是削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天竺葵的实验 p119-120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别

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的活细胞

条件

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

产物

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

能量变化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

相互依存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的“工厂”,它的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场所是叶绿体,具体部位是叶绿体的细胞。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13

知识要点

1.几乎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和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

2.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⑴ 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作用。

⑵ 细胞质:物质合成与分解的场所。

⑶ 细胞核:近似圆球状,含有遗传物质。

3.生物体由小变大原因:A、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B、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

4.生物有:A、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等)

B、多细胞生物: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物。(水稻、猫、人等)

5.组织:细胞分化以后,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细胞连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A、植物组织:

⑴ 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⑵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⑶ 营养组织:能贮藏或合成营养物质。 ⑷ 输导组织:运输水分,无机盐和养料等。

⑸ 机械组织:起支持作用。

B、动物和人的主要组织:

⑴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⑵ 结缔组织:有支持、连结、保护和营养作用。

⑶ 肌肉组织:能收缩、舒张产生运动。⑷ 神经组织:受刺激能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6.器官: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连合起来,共同完成一定功能。

植物器官: ⑴ 营养器官:根、茎、叶; ⑵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系统: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而组成的多个器官总和。

人和多数动物: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内分泌、神经、生殖系统等八个系统构成。

8.多细胞生物组成层次:A 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B 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推荐访问:知识点 初中生物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电子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视频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图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心脏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