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7篇

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关于有理数加法,本人通过教学,以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认真复习绝对值的内容,必须让每一个学生快而准确的说出一个数的绝对值。这是进行有理数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7篇,供大家参考。

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7篇

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篇1

关于有理数加法,本人通过教学,以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认真复习绝对值的内容,必须让每一个学生快而准确的说出一个数的绝对值。这是进行有理数加法的基础,因为有理数的加法在确定符号后,都要转化为其绝对值相加或相减。

其二突出难点“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要引导学生反复理解和体会数的符号是怎么定的——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即正数的绝对值大,和为正数,负数的绝对值大,和为负数。定了和的符号后,再怎样定和的绝对值呢?——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如(-7) 9= (9-7)=2,(-7) 3=-(7-3)=-4,其中(-7) 9也可写成-7 9,此时要特别防止学生得-16。

其三,注重利用对比来帮助理解和强化记忆。这里所说的对比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同号两数相加,绝对值是相加的,而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是相减的。另一个是两数为正和两数为负的对比。两正数相加得正,两负数相加得负;绝对值较大的正数加绝对值较小的负数得正,绝对值较小的正数加绝对值较大的负数得负。

其四,要让学生明白转化的思想,负数参与加法运算后,先判断是否得零(只有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零)。和不得零,则先定符号,再定绝对值。而定了符号后,在算绝对值,实际上就转化为小学里学过的正数加正数,或大的正数减小的正数了。让学生明白,转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又经常用到的数学思想。

我们老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特别是负号意识。强调学生写负数时必须写出负号。通过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在新课改的新理念下,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做一做从中探索规律和发现规律,通过小组讨论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培养合作意识、培养交流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有理数加法是一节重点课,也是一节难点课。引入负有理数后,有理数的加法变得复杂得多了。有的结果为正数,有的结果为负数,有的为零。在数的绝对值的计算上,有的要相加,有的要相减,这对一个初学者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除了在教学上注意这些,还要在后面的课内外中,多进行一些练习。

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篇2

注重过程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概念。这种理念下的教学,对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把握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又要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反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情趣和学习自信心。因此进行教学反思是必要的,这是发展和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就“有理数加法”的教学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教学片段:一个人去购物,付出50元,找回32元,问所购物是多少元?

学生1:18元。

教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1:用50减去32,就是实副付的18元,即50-32=18(1)

教师:如果我们用“+”“—”号表示找回和付出,如何列式?

学生2:把付出50元,记为“-50”,把找回32元记“+32”,那么(-50)+(+32)=-18(2)

教师:很好。(1)式与(2)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生3:(1)式用的是减法,得数是正的;(2)式用的是加法,结果是负的。

教师:观察得好。如果我们把管方向用不管方向来描述,请再观察(1)(2)两式,与同桌或前后同学讨论,归纳出你们的结论。

(同学们经过各种意见的碰撞、争论后)

学生4:(1)式不管方向,;用的是减法,(2)式管方向,用的是加法。那么,老师提出的问题就是用(1)式描述(2)式。我们讨论的结果是:符号不同的两个有理数相加,用绝对值较大的减去绝对值较小的,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教师:好极了!这是有理数加法的一条法则,是大家发现的……

通过上述片段可见:课堂教学要放得开,但不能采取“放羊式”,教师必须有一定的引导,让学生参与数学结合的“发现”过程,自己探索或与同学共同探讨,合作交流,一来体验成就带来的愉悦,提高学习能力;二来通过协同“作战”,体现集体的力量,增强同学友情。这种做法和效果,是新课标所要达到的。

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就必须对教学不停的反思。反思能够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能够总结经验。反思是以往教学的总结,是后继教学的开端。反思的过程,是一种享受,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甚至升华。教学反思《《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一文

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篇3

七年级新生一开始面对的就是有理数的认识与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认识,只需通过例举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便可以很快认识负数,进而较为全面认识有理数。而有理数的运算却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包括五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这几种运算中,又以加减法最为基础,最难掌握。

首先,有理数的加减法,是建立在一定法则之上,但仅靠盲目的背法则来应对加减法,是不可取的。数学的学习不是文史类的机械背诵,应是在法则制约下,依靠灵动思维解决问题。

因此,个人认为,在学习加减法之前,就应顾及到将来加减法这一拦路虎来势之凶猛,为扫除这一路障先做好充分准备。这个准备就是:

一:让学生深刻认识正数、负数、零。长期以来,学生局限于正有理数的运算,对负数的参与会很不适,对负数认知的程度直接影响以后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

二:数轴的教学。数轴是新生面临的又一新概念。它是许多解决数学问题赖以依靠的工具,也是数形结合思维的最初体现。有了数轴,有理数的加减变得“可视化”。

三:相反数、绝对值、两个重要概念的掌握。尤其是绝对值,相对较难理解,却是做加减法的重要理论。

有了以上知识的准备,在套用加减法法则时,不再是简单条文的背诵,学生对枯燥的数学语言和记忆有关法则不再缺乏兴趣,学习便变得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当然,我不主张只要学生生硬依照法则行事,在法则熟透余心后,更应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法理解加减法法则的内在意义。比如:3+(-5)的值可理解为3与-5正负抵消后的结果,甚至3-5的值也可以理解为3与-5正负抵消的结果。其实掌握了加减中的本质意义,于自然而然当中便得到了结果,至于用了哪条法则,不必去管了!

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篇4

一、感知生活,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录象)画面上一个十一、二岁的小朋友站在一个文具店里,销售文具。画外音——小明的父亲下岗后,在学校后门租了一个小门面,开了一间文具店,若是把每月的租金分摊到每天的上午和下午,这样不卖出文具时,小店在这半天也是亏本的。小明是一个懂事和孩子,今年暑假抓紧完成作业后,就给父亲去帮忙。还专门对一周七天的亏盈做了如下统计。

星期一,上午赚了80元, 下午赚了60元;

星期二,上午亏了20元, 下午亏了30元;

星期三,上午赚了80元, 下午亏了25元;

星期四,上午亏了45元, 下午赚了30元;

星期五,上午赚了30元, 下午亏了30元;

星期六,上午不赚不亏, 下午赚了60元;

星期日,上午亏了20元, 下午不赚不亏;

老师:同学们,如果赚了30元记为+30元,亏了20元记为-20元,请你们帮小明统计一下这一周每天的亏盈情况。并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

评析:这个问题比书本上,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从东走向西,从西走向东的问题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也更熟悉。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问题提出来以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就调动起来了。全班没有一个同学不会的。每一个同学都把手举得高高的,生怕老师不喊他们回答。

学生A:星期一小明父亲的文具店赚了140元,用式子表示为:

+140 =(+80)+(+60) ……①

老师: 大家对这个式子有什么看法没有?

学生A1:有,140要写在(+80)+(+60)的右边。

老师: 说说你的道理。

学生A1:星期一的140元收入是由上午60元和下午的80元,两个加数得出的。应该是先要有加数相加后再有和,所以140要写在这个式子的右边。

老师: 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后面我们也要按照计算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书写每一个式子。

评析:教师看到①式后,没有直接纠正过来,而是让学生思考,发表看法,得出正确的书写形式。

学生B:星期二小明父亲的文具店亏了50元,用式子表示为:

(-20)+(-30)=-50 ……②

学生C:星期三小明父亲的文具店赚了55元,用式子表示为:

(+80)+(-25)=+55 ……③

学生D:星期四小明父亲的文具店亏了15元,用式子表示为:

(-45)+(+30)=-15 ……④

学生E:星期五小明父亲的文具店不赚也不亏,用式子表示为:

(+30)+(-30)=0 ……⑤

学生F:星期六小明父亲的文具店赚了60元,用式子表示为:

0+(+60)=+60 ……⑥

学生G:星期日小明父亲的文具店亏了20元,用式子表示为:

(-20)+ 0 =-20 ……⑦

评析:由于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他们也回答得很正确。正好利用这七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概括和理解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老师:再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上面七个式子表示了几种不同的有理数相加,

同学H:上面七个式子表示了两个正数相加,两个负数相加,一正一负的两个有理数相加,0和一个有理数相加四种有理数相加。

老师:这位同学的分法较好,同学们还有更好的分法吗 ?

同学J:我把这七个式子分为三种不同的有理数相加。我认为两个正数相加和两个负数相加就是同号两数相加,其次是一正一负的两个有理数相加,第三是0和一个有理数相加。

老师:这位同学把两个正数相加和两个负数相加,归纳为“同号两数相加”非常好,那么还有没有更好的分法呢?

“有”学生K大声地说。

老师:请你说说看。

学生K:我把它们分为四种有理数相加:两个正数相加和两个负数相加就是同号两数相加,一个正数相加和一个负数相加应分为两种情况。其中象(+30)+(-30)=0可分为互为相反数相加,另外一种是、不是互为相反数的异号两数相加,最后一种是0和一个有理数相加。

老师:这位同学分得非常好。特别是把“互为相反数的和等于0”从一正一负的两个有理数相加中分出来是有好处的。互为相反数虽说是一正一负,但它们的绝对值相等,最主要的是,它们的和为0。这为后面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提供极大的方便。

评析:让学生逐步概括出有理数加法的四种情形。特别是把互为相反数的和为0概括为有理数加法的一种类型,既有必要,又能给我们在后面的有理数运算中带来方便。

老师:四类不同的有理数相加,怎样求它们的和呢?请同学思考回答并举例。

同学L: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如: (+12)+(+30)=+(12+30)=42

(-8)+(-23)=-(8+32)=-31

同学M: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如:(+1/3

)+(- 5/3)=-( 5/3- 1/3)=- 4/3

(-44)+(+56)=+(56-44)=+12

同学N: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零;

如:(+6.8)+(-6.8) = 0.

(+17) + ( -17) = 0

同学O: 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如: (-9)+ 0=-9, 0+(+19)=19.

评析:“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通过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教育资源入手,让学生边想边做,边做边想,轻轻松松地掌握了这个法则。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难度。

三、巩固提高(略)

反思:

以上就是本人对“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课教学的部分实录。课后我回忆以前对这内容的教学,完全按照课本上的设计,从东西走向入手,得到一个算式,再结合数轴得到结果,然后再得到加法法则。整个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在数轴上从东走向西,从西走到东。学生愿不愿意走,是不是走得懵头转向,只要教师自己知道走就可以了。相比之下,这次我利用小明给他父亲的文具店打工这一教学资源,由于学生对这一件事非常熟悉,所以他们情绪很高,兴趣也很浓。课堂上没有看到学生茫然的情况。我自己也觉得这堂课比以前任何一次都教得轻松:“好象他们都会,我没有为他们做什么似的” 。

教学中如何按照新课程标准,做到用教材教学,而不必一定只教教材。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教学素材,降低教学难度,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话题。

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篇5

有理数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关键,所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加法运算的教学。

(1)注意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并设计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合作交流,从而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

(2)对有理数加法的教学。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循以下步骤:第一、先辨别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第二、确定和的符号;第三、计算和的绝对值。即一辩、二定、三算。

(3)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并减小运算难度,常采取以下简便方法:

①互为相反数结合法

②同号结合法

③同形结合法(整数与整数结合,分数与分数,小数与小数结合、同分母的)以凑整法。

④、拆项法(带分数)

(4)多让学生搬演,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加以强化。

(5)对于学困生要多鼓励,并利用学习小组的优势,“以优补劣”。

(6)由于学生年龄特点,易于遗忘,教师可以采取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强化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熟练程度。

(7)不管学习如何紧张都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坚持以学习小组为主的教学模式。

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篇6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和利用数轴表示直观的阐释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以学生易于接受的实际生活例子引入有理数加加法。为此,本节课安排较多的时间用于探索加法法则,以学生作为探索的主体,结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提出不同要求,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发挥自己的空间,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即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只有真正被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称得上是课程。

经过探究、讨论、相互交流,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学们基本都能理解并掌握,但仍然有的同学不善于利用加法法则来进行运算,而是仍然采用将算式赋予实际意义,再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特别是异号两数相加的和的符号的确定,模糊不清,这可能是由于引例造成的思维定势,所以需要强调计算要以法则为依据,加强用法则的熟练程度。

一节课下来内容虽然完成了,但是学生的反映情况却不是很好,针对每个环节进行了分析:

①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反映数学问题,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生活化,但是学生对于生活经验与法则之间的本质区别还比较模糊,要注重法则的理解。

②在得出法则的过程中,有部分同学仍然没有掌握关键,应该着重强调学生要理解、掌握好同号、异号两数相加的和的正、负符号的确定。让学生多练习,在练习中加深对法则的理解。

③在利用数轴上进行加法运算是本节课效果最差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数轴基础知识欠缺,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数轴三要素进行强调,所以使得表示数量的正、负的确定较模糊,这是在教学中的疏忽。

④总结课堂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法则的好机会,让学生学会随时总结,随时创新的学习方法:本应该全部让学生自己得出,由于放不开手,一部分由学生得出,另一部分由我得出,这样的效果比较差。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形式多变,多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

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篇7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这节课,法则的生成很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法则的生成过程,因为也刚刚写了一篇博文就是注重数学知识的形成,对于法则,老师可以直接告诉答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得出法则,对于两种教学方式,我采取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体会法则的生成,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学懂了法则,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我在讲完法则的时候课程已经进行了三十分钟多一点,所以课上例题和练习才用了十分钟,所以又用了习题课上了一节,尽管上的比较慢,但是这种方案减少了应用法则进行计算的练习,所以学生掌握法则的熟练程度可能稍差,这是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但是,在后续的教学中学生将千万次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故这种缺陷是可以得到弥补的.如果直接告诉答案削弱了得出结论的“过程”,失去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的一次机会。

推荐访问:有理数 加法 反思 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简短 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第一课时 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教学反思 七年级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 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200字 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不足之处 有理数加法教学反思优缺点 有理数加法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