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队员在网络环境下的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148-02

当今生活,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网络而生活,如吉登斯说:“现代生活是一种毁灭之车。”马克思则称现代生活是魔鬼。目前网络环境下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越发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小学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时期,是可塑时期,了解并掌握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措施通过少先队活动加强对其品德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分析和探讨当前少年儿童思想品德的现状,笔者对我校中高年段的队员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思想道德现状、诚信行为习惯和社会、家庭、学校对其影响等方面。

一、调查现状及影响因素

在对队员的调查了解中,我们采用了问卷、座谈的形式,获得了相关资料,调查结果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了当前少年儿童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调查问卷中,我们了解到很多队员不知道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是谁,但对影星、歌星却知道的不少。他们中缺乏爱国意识、集体主义精神,明辨是非善恶能力差,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在道德认识上虽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也只是应付老师或考试,并没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说做两码事”,“言行不一”,道德认识水平与道德修养反差较大。再者,队员们大都自我意识强,有强烈的自我发展需要和动机,但他们缺乏吃苦精神,恒心不足,不能正确地估价自己,对现实周围环境缺乏客观、正确地认识,抗挫折能力差,情绪波动明显,心理健康程度不高。

面对调查结果中所反映的价值取向存在极端、道德判断存在偏颇、实践和行为存在矛盾的问题,我们归纳起来,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德育存在偏差。不可否认,小学品德教育育存在着一定程度脱离社会生活,说教比较多。我们未来的接班人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这是我们必须高扬的主旋律。若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变得高不可攀,也就失去了对队员的激励作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二是社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不良的社会现象、个别庸俗的影视内容、适合队员特点的活动阵地较少。三是家庭教育缺位。部分家庭对孩子关心不够,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当,部分家长有些不好的行为对子女的负面影响较大。另一个方面是家长重智轻德,平时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

二、思考与相关实践

对我们国家来说,加强少年儿童品德教育具有重要性和特殊性。我国未成年人数达到三亿多,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通过对队员思想品德的调查、分析与比较,我们发现,目前队员思想品德水平总体上是积极向上、令人欣慰的。但队员的思想品德日趋向多元、多向、多变方面发展,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当前的社会状况、队员特点和德育对策,使队员在纷纭复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1.德育内容要注重基本

德育工作“切入点”不是单从口号入手,而是从最基本、最切身的作为小公民所必需的常识入手,从如何做“好孩子”、“好队员”开始。特别要把学校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结合起来,寓教育与活动之中。

结合《纲要》要求,我校少先队组织把品德教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在“感恩教育校园行”活动中,让队员在生活中从感恩自己的家人开始,这样才能感恩他人,感恩社会。一盆热水,一条小板凳,为忙碌一天归来的母亲洗脚,这是我们给队员布置的爱心作业。孩子的小手轻轻地抚摩着母亲那粗糙的双脚,水花在孩子的指间流淌,滴在母亲的脚趾间,暖了双脚,也暖了心窝。这样的镜头正诉说着小手与大脚的故事,成就这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自推出感恩教育活动以来,许多孩子和家长被感动着,队员在日记中写道:为父母洗脚虽是一件小事,但从这活动中,我明白了辅导员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劳,我想,这也是对我们很好的品德教育。

2.德育要创新教育新模式

在调查中,发现有些高年级队员有逆反心理,这说明传统的一味的说教不太适当,应当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在体验中认知。通过开展体验教育、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老师、家长的以身示范,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习、思考、领悟,从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道德品质。辅导员老师要改变道德教育的方法,创造性地通过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同志在全国少工委五届五次全委会上明确指出:少先队的根本任务是“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如何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朴素感情?如何有效提升队员思想道德情感正是当前摆在辅导员老师们面前的课题。所谓朴素感情就是感情的根,品德的根,是最基础最朴实的情感所在。少年儿童处于身心成长时期,朴素感情的培养,不能用说理的方法进行,应该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个性特点,选择确有实效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要选择适合儿童接受的内容进行灌输培养。

结合今年的两个60周年纪念日,我校少先队组织在全体少年儿童中开展“红领巾心向党”德育系列教育活动。

活动一:各中队利用班队会阵地在队员中开展了“党是太阳我是花”、“高举队旗跟党走”、“学习先锋做主人”等主题班队会。

活动二:开展“祖国发展我成长——红领巾寻访共和国英模”小记者采访活动。少先队员组成小记者团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湖西,走近英雄模范人物——王成,通过寻访英雄模范本人和知情人,查阅见证英雄模范的历史资料,走访英雄模范的学习、生活地点,参观英雄模范的事迹展,了解了他的成长历史、先进事迹、社会贡献、精神品质和所获荣誉等。英雄模范心系群众、忠诚尽职、无私奉献、一心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深深地感染了他们,最终队员用相机和手中的笔形成了“寻访日记”,记录寻访过程中的经历以及小记者们的体会与感受,此活动真正给队员们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品德教育。

活动三:分年级段在队员中传唱60首红色经典歌曲。一首首经典歌曲将队员们带到了革命的年代,队员们补被熏陶着、被感染着……

活动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在阅读《五星红旗为你骄傲》、《祖国在我心中》等图书的基础上在队员中开展征文、征图(书画)、演讲比赛,有效激发了队员的爱国情感。

活动五:认真抓好《队章》的学习与灌输,推行“每月一课”制度。让他们了解队史、牢记誓词、戴好红领巾、敬好队礼、唱响队歌等,不断激发爱国、爱少先队组织的道德情感。

3.德育要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应注意育人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与教育。由于学校环境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可控性和导向性,因此对队员思想品德的塑造、形成和发展,有着某种决定性的教育意义,学校除了课堂教育,更可以通过整合少先队活动的资源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另外家庭也是是队员思想品德形成的不容忽视的教育园地。

在“廉洁文化进校园”德育活动的开展中,我校少先队注重了两个结合,一是注重了其与学科教学相渗透,二是将其与少先队教育活动相融合。少先队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队活动等常规教育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感知、积累,使社会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辅导员老师引导队员挑选古今中外清正廉洁的故事、格言、图片和漫画,组织阅读等,做到品德教育润物无声。在队活动中,高年级队员们自编自演了《清正廉明的公仪休》,他们在原来史实的基础上经过二度创作,融入了更多的幽默喜剧元素,揭示了在利益当头能三思而行,自觉用法制和规则来约束自己”这一道理。队员们出神入化的表演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受到了品德教育。

总之,社会是个大环境,学校是个中环境,家庭是个小环境,要把少先队员的思想道德工作抓实抓好并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研究,不断地实践、探索与创新,使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使少年儿童都能真正健康成长。

推荐访问:浅谈 品德 队员 环境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