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教师教学总结范文

  走班制教师教学总结范文

  所谓走班制,是指在保留原有行政班级的条件下,学生根据学校实际和自身的学习个性,自己选择、设计的课程套餐,到各自不同类型的学习班级中流动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么有关走班制教师教学总结怎么写?下面是工作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走班制教师教学总结,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走班制教师教学总结1

  “试行‘走班制’,学生可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符合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方向,但配套的高考招生评价机制改革要跟上,否则到了高三可能还是行政班实施应试教育。”浙江瑞安一所高中学校的舒老师认为,“走班制”在基层学校来说实施有难度,从目前选修课实施走班教学来看,学生管理难度蛮大,要建立与分层走班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督导,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及时收集和处理师生意见。“走班制”对教师教学要求更高,学生对教学不认可,意味着无人来上课。

  一、实施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宣传与沟通方面:宣传与沟通渠道单一,学生、家长对走班制教学具体情况了解不够深入,且与学校交流不够,实施走班制教学的学校之间经验交流少,从而造成多方对走班制教学产生误解。

  2. 课程设置与选课指导方面:课程结构安排合理性仍受到现实教育条件限制,学校能设置多大比例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学校开设课程的方式是否足够开放都对学校课程设置与管理提出严峻考验;且新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相当数量学习模块,增大学生自主选择空间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在选择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问题突出。

  3. 师资条件与资源建设方面:教师整体素质的不平衡是阻碍走班制推行的主要动因,此外,对于走班制教学,同一或不同学科之间教师认识也参差不齐,直接导致学生在选择教师时的偏爱,那些被学生选择较少的教师对走班制缺乏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导致走班制教学难以正常开展;资源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建设。这些软、硬件设施,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在现实的发展与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4. 班级管理方面:行政班功能弱化,教学班功能偏狭,且两者间管理、联系存在漏洞,管理难度加大。

  5. 评价机制方面:学生与老师评价中的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目标偏离,以及受高考制度制约评价主体、方式、标准的过于单一都是个问题。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使得走班制缺乏动力。

  二、针对走班制实施过程问题管理对策

  1. 扩宽沟通交流渠道,做好走班制教学宣传工作:充分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来做好走班制教学的宣传交流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与行为养成教育,培养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走班教学学习目标;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沟通卡,电话、网络等沟通渠道加强家校联系,使家长能够正确认识走班制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以此取得家长对走班制教学的信任和支持;加强实施走班制教学学校间的交流沟通,实现走班制教学信息、经验共享与特色的学习借鉴,从而丰富和完善各校走班制教学的内容,易化走班制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对整个走班制教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 合理构建课程结构,形成科学选课指导:学校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到新课改对高中课程设置的要求,又要考虑到学校的文化传统、发展现状和资源配置,还要考虑到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特别是现行高考制度的影响,尽可能地综合各方面因素,课程结构的构建要遵循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原则;所有学校的选课指导都应由学校领导积极动员,年级或班主任积极参与,专门的选课指导教师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选课指导,建立选课指导制度,配置选课指南,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还可邀请专家开展讲座。此外应及时对选课的适宜性进行反馈,如有异议或需更改,应及时向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说明,并办理变更手续。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走班制教学管理机制: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的.观念,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握好自身教学个性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结合点,选准任教课题并进行设计,充分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此外也应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探索提高教师素质的新途径,促进教师培训常态化、规范化,增强其时效性,鼓励教师进行自主教学研究并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走班制教学管理机制应引进和开发网络化的计算机排课系统、选课系统、评课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等。加强教学督导,建立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充分利用校长信箱,及时收集和处理师生意见;图书馆、实验室、各类教学设施与实践基地全天开放。重视班级、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班集体、校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 完善班级管理,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参与班级管理:强化行政班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学班实行班级管理全员负责,教学班教师实行班主任、教学班老师、导师的“三师一体”,学生实行多名科代表制和“班级管理人人负责”的策略,采取“多维立体交叉”的管理模式;加强行政班与教学班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行定期反馈,增加两班老师、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参与班级管理。

  5. 大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探索高考与走班制实施的和谐统一:从转变评价观念入手,变单一性评价为多元化评价,变结果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细化学校评价体系,让评价真正成为激励选课走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此外,走班制呼唤高考改革。应该让高考和学业水平测试与选课、走班的推行有一个更加明确的对应,探索高考与走班制实施的和谐统一,要求高考在形式、内容、录取标准等方面作出相应改革,从而在根本上解除学校的后顾之忧。

  走班制教师教学总结2

  随着新的高考要求的落实,高中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适应高考的要求,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作为高中学校必须考虑的问题。

  目前,新的高考政策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个性的形成,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而且多元多维的评价体系,也能充分体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向。为此,我们学校从14学年开始,着力思考和探讨如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力都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让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都得到肯定。考虑到数学和英语学科,学生的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相较其它学科差异度更大,在新高一学生入学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行分层走班教学,作为身处其中的一线教师,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观察,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走班教学之利:

  1、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教学

  经过分班之后,一个班内学生的学习情况分离度较低,和以往的教学相比,教师在备课时能更容易贴近学生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基本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2、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以往的课堂,由于学生的学习差异的客观存在,教师往往顾及中间层次的学生较多,造成好学生“吃不”,困难学生“吃不了”的状态,造成前者的懈怠和后者的自卑心理。而分层后的课堂,使更多的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也能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都得到提升,作业的完成度也较以往提高。

  尤其是不同层次班级之间一定阶段的学生流动,也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自我发展观念,不盲目跟风,更注重个性的养成和发展。

  在进行走班教学之初,有部分学生和家长还认为被分到层次较低的班级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他们都体会到合适自身学习状况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他们不仅安心于所在的班级,甚至在自己达到升班条件的情况下,认为还是在原有班级继续学习一个阶段更合适;也有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主动要求降低一个层次。逐渐地,学生和家长对学生的发展也有了和以往不同的认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无论是基础学科的学习还是加三科目的选择,乃至其它兴趣爱好的培养,这也是新的高考和当前社会人才培养中应该具有的意识。

  走班教学之弊:

  1、给年级和班级的日常管理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每天两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不同的班级上,同一个行政班的学生可能要接触全年级的学生,这对于年级组和班级的日常管理来说,不论是课程时间的安排,还是思想行规的教育,和以往相比,量和质都有很大的不同,对于管理者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校各个层面的协调配合和智慧管理。有时,遇到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在应对上难度增大。由于分层教学,数学和英语课必须同时上,一旦上课老师有事,很难在年级组中协调。

  班主任有可能并不是自己班级学生的任课老师,和往常的情况相比,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就相应减少,这也增加了班主任的管理难度。

  2、任课教师对于学生的作业辅导和个别指导的时间难以保证

  由于其他课程是按照原有的行政班级上课,所以,当走班的课程任课教师需要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时,无论是班级还是个人,都会发生时间上的冲突,甚至有时难以协调。这也就相应减少了学生得到教师辅导的时间。

  3、学生的班级流动还受到两门课程的班级设置的互相制约

  由于走班的课程设置,四个班数学和英语必须同时进行,有的学生两门课差距较大,在班级安排和流动时就受到制约,有时不得不调整班级的安排,这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于走班教学的建议:

  1、分班要更加合理有效

  目前,学生的分班,大致按照他们的中考成绩或是到校后初次测试的情况,而从高中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分析,中考的成绩或是期初的测试情况未必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基础,尤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而这些对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在高一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就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和他所处的班级层次不符,而此时,再大幅度调整已很难进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也不符分层教学的本意。

  2、学生不同层次之间的流动的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分班完成之后,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学习情况分别发生变化,如何进行各班级之间的调整,是一个需要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问题,流动人数太少,对大多数学生起不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调整人数过多,对于班级的稳定性和教师的教学组织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在年级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综合协调,确定恰当的比例,做好学生的流动调整工作。

  3、随着新高考政策的落实,走班的教学形式还可以延伸到其它基础学科和加三的学科,甚至拓展型、研究型课程,这对于教学和教务管理以及教师的安排都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学校考虑相关的配套措施,而不是仅仅在一个年级组内来进行。

  走班制教师教学总结3

  看了深圳中学新课改中关于美术办学的模式很受启发,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其学生走学制和老师工作室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个办学模式可以说在美术教学领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很值得各学校借鉴和学习。下面我相结合实际谈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教。

  一.关于走学制。5个班级250个学生同时上课,9个教学模块同时开放,让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自由选择所喜欢的模块。这是非常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它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基础,而不是以应试为目的。同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只能被动的接受学校所安排的课程。另外,选择自己想学的模块,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很有帮助的。

  想以前的美术教学中,很多学校大多采取一刀切的应试教学模式。只要是高考科目,不管你喜欢与否,都要强制性的统一上课学习,而非高考科目,学校一律不会安排课时。另外还有一部分学校,以前从来没有开过美术课,但在3+1高考模式的要求下,不得不开设美术课了。于是,它们就不考虑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律硬性规定只开《美术鉴赏》课,或者把《美术鉴赏》作为必学模块,另外再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开设两个模块进行美术教学。比如在九个模块中只选择《美术鉴赏》、《绘画》和《书法》,而《雕塑》、《设计》、《篆刻》、《摄影》等其他六个模块根本不会涉及。这样就出现好多学生想学某一模块而不能学,不想学〔或者已经学得很好没必要学〕某一模块而必须去学的现象。这其实是对学生学习其他模块权力的一种无形剥夺,也是对学生学习时间的一种浪费。作为我们学校,其实校领导一直都非常响应国家美术新课改的各项政策,并积极对学校的美术教学模式进行相应改革。自去年起,学校就配备专任美术老师开设开全了美术的所有模块。只是,我个人觉得不足的是,学校仍然沿用固定班级教学模式,学生也不能像走学制模式那样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学习,一律都要学习这9个模块。其实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要想让所有的学生同时都把这9个模块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对学生来说,无形中又是一个学习负担的加重,而不是全面素质的提高。这恰恰又是与素质教育的本质相违背的。因此,我觉得从学生的利益这方面来考虑,实施走学制是很有必要的。

  二.关于工作室制。一个模块配备一个或几个专用工作室,配齐所有学科所需设施、物品,由专业技术老师任课并做主导,学生进行自展位搭建——景桥会展专业展台设计搭建商广告展位搭建,展台设计,进口博览会指定搭建商,拥有独立制作车间,施工队伍,严格控制 查看详情 >由选择,学校适当控制学生流量。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先进、非常有创意的教学模式。这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尤其是对老师是他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能成为可能。首先,这种工作室制是对学生能更好的学习、老师能更好的教学的一种物质保证。其实,应试教育下,连这些基本的物质教学条件都是没有保证的(当然,这还应该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很大关系的)。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现在虽然已开全了美术课程的九个模块,可是这九个模块的教学几乎都是只以理论课的形式出现的,根本没有与实践相结合。因为只是由我们的教学条件决定的,我们没有相应的场地与设施。一个学期下来,书法课和绘画课都已结束,而大部分学生却还未曾拿过一次毛笔、画过一幅作品。在上课时,老师只能傻傻地站在讲台上讲、说,学生也只能以耳朵听、眼睛看,对于一些技法性的东西,学生仅能凭借老师的描述在头脑中想象着完成,而根本无法实际操作。试想,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怎么可能会学好呢。其次,这种工作室模式也是学校对其师资力量的一种合理搭配与有效利用。为老师能更好的展现发挥其潜能提供了可能,也为老师能更好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平台。可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新课改之前,很多学校都没有或者很少有美术老师,课改之后才陆续的增加或招聘了一些老师,仍然数量不足,出现美术师资力量整匮乏问题。由于这种师资的短缺。学校根本无法实行工作室制。学校不得不让一个老师同时兼顾两个或几个模块教学。

  其实每个老师也并不是万能的,对于他自己本专业之外的东西,他有时甚至还不如一个素质全面的学生懂得多,那他又如何能胜任这个模块的教学呢?

  就拿我自己当个例子吧,我在大学是搞油画专业,对别的专业很少涉及。但是由于美术老师太少,学校选择实行包班制。也就是说,三年中一个老师要教这个班级的所有美术模块,这样就要求一个老师不得不对这九个模块都要进行教学研究。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吃力地,尤其是关于自己本专业之外的东西。虽然我也能靠每天翻阅大量的资料,请教相关的专业老师来积累一些东西,来慢慢提高自己,虽然我也能在上非自己专业的模块时非常的认真与卖力,可是教学效果仍然并不是特别理想。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对那些非专业的东西并不精通。相信就是再优秀的老师,如果让他同时教好这9个模块,那也是不可能的。美术教师工作室制,就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的每一个工作室都配备了该模块里相关的最精英的技术老师。他们的老师能教他能教的、能教他会教的、能教他懂教,老师的积极性与热情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他们教学成绩还愁搞不去吗。

  其实,学校要想真正把美术教学搞上去,就应该在自己师资力量的强弱、搭配与有效利用上狠下文章。美术教师工作室制,还是值得和很有必要借鉴的!总之,以上两种教学模式,既是对学生人格与个性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老师的专业与技能的一种尊重。学生有权利做自己学习的主人,也有权利选择自己想学的、感兴趣的内容!老师有权利拥有自己的一个工作平台,也有权利选择自己专业的、精通的模块进行教学!最后,急切盼望这种教学模式能在全国推展开来,使我们的教育越办越好!

推荐访问:教师 教学 走班制